2025年醫療器械行業繼續踏上持續的轉型升級之路。2025年有哪些變化呢?
# 01 #
即時結算全國鋪開
“三角債”問題解凍
2025年回款周期將迎來實質性縮短。1月16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推進基本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改革的通知》,要求2025年全國80%左右統籌地區基本實現基本醫保基金與定點醫藥機構即時結算,2026年全國所有統籌地區實現基本醫保基金與定點醫藥機構即時結算。
共計6個全省,76個統籌地區被納入試點名單。結算時限為從定點醫藥機構申報截止次日到醫保基金撥付不超過20個工作日。
截至1月16日下午5點,共有397家醫院即時結算2181筆,資金7197萬元;河北、浙江、貴州、海南、青海等省份也在全省積極推進。
同時,醫保與企業直接結算也在集采中選產品中迅速鋪開,包括福建、山東、江西、廣西在內的多地也已將藥械回款周期壓縮到30天之內。
“醫保直接結算+即時結算”雙管齊下,加上預付金管理制度加持,醫院資金壓力大大緩解,醫保、醫院、醫藥企業的“三角債”問題有望實現真正解凍。
# 02 #
DRG/DIP舊規廢止,新規實施
據國家醫保局透露,到2024年12月,116個統籌地區已經提前上線2.0版分組方案,其余統籌地區也都完成了細化分組、數據測算等準備工作,今年1月初按時切換分組版本。今年3月31日前,所有統籌地區的數據工作組都要投入實際運作,向醫療機構公布數據。
同時,醫保基金運行在今年更加透明。1月23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關于建立醫保數據工作組更好賦能醫療機構發展的通知》,要求數據工作組面向統籌地區內所有定點醫療機構“亮家底”。數據內容包括醫保基金收支情況、預算執行情況、DRG/DIP付數據內容包括醫保基金收支情費、結算清算進度等。數據工作組要根據國家統一要求,按月公布數據,暫時不具備條件的可按季度公布。
1月27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印發<按病種付費醫療保障經辦管理規程(2025版)>的通知》,該規程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醫療保障經辦管理規程(試行)》(醫保辦發〔2021]23號)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醫療保障經辦管理規程(試行)》(醫保辦發[2021〕27號)同時廢止。
《規程》明確,完善“1+3+N”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下的按病種付費經辦管理,加強按病種付費與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集中帶量采購、醫保目錄談判、商業健康保險、基金監管等工作的協同。做好與即時結算、直接結算、同步結算的協同推進。加強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動檢查檢驗互認等醫改工作的協調聯動。
各統籌地區依據特例單議申報標準、申報程序、審核流程、結算辦法等規范,開展審核評議。DRG特例單議數量原則上不超過統籌地區DRG出院總病例的5%,DIP特例單議數量原則上不超過統籌地區DIP出院總病例的5‰。
特例單議可由醫療機構自主申報,采取線上或線下的方式,按季度或按月等方式開展,通過智能評審與專家評審相結合等方式對特例單議病例進行審核評議。
# 03 #
醫療設備更新落地,市場回暖
1月5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發布《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明確加大重點領域設備更新項目支持力度。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重點領域設備更新的資金規模,在繼續支持工業、用能設備、能源電力、交通運輸、物流、環境基礎設施、教育、文旅、醫療、老舊電梯等設備更新基礎上,將支持范圍進一步擴展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重點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設備應用。
此外,深入開展工業、農業、能源、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存量設備評估診斷,分領域分行業明確設備更新目標任務和實施方案。
伴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的不斷推進,醫療設備更新迭代潮也將陸續進入落地期,相關市場回暖將至。據眾成數科,截至1月5日,我國醫療領域設備更新招標公告已披露的預算總金額達80億元。
其中縣域醫療機構或將是回暖重點之一。據醫裝數勝測算,截至去年9月底,縣域醫共體設備更新進入采購意向階段的金額約占22%,進入招標階段的金額約占5.10%;城市醫院采購意向約17.32%,招標進度約4.59%。
# 04 #
第五批國采于近期落地
下半年啟動第六批耗材國采
近期國家醫保局新聞發布會披露,2025年醫保部門將持續深入推進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包括國家層面將在上半年開展第11批藥品集采,下半年開展第6批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同時將在地方層面開展具備專業特色的全國聯盟采購預計達到20個左右,包括中成藥、中藥飲片以及高值耗材等。
此外,第五批國采預計2025年3月3日(全國愛耳日)前后落地人工耳蝸中選結果,外周血管介入類耗材擬于2025年5月落地實施中選結果。
聯盟集采方面,全國七大耗材聯采(江西生化類體外診斷試劑、安徽腫瘤標志物等、廣東超聲刀頭、浙江乳房旋切針、福建血管組織閉合用結扎夾、河北血管介入、河南冠脈切割球囊)將陸續落地,其中河南冠脈切割球囊聯采也于去年12月開展集中維護工作,距離正式啟動已不遠。
# 05 #
“醫藥企業合規指引”發布
醫療反腐繼續深入
今年1月,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一刻不停懲治腐敗,嚴查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著重抓好金融、國企、能源、消防、煙草、醫藥、高校、體育、開發區、工程建設和招投標等領域系統整治,著力破解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發現、取證、定性難題,嚴肅查處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違規決策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問題,堅決查處那些老是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的行賄人,加大跨境腐敗治理力度。
可以預見,醫藥、招投標依然是今年反腐重點。
1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醫藥企業防范商業賄賂風險合規指引》,共4條49章,覆蓋醫藥購銷領域全業務、全流程、全鏈路的九個場景的商業賄賂風險點,對學術拜訪交流,業務接待,折扣、折讓及傭金,捐贈、贊助、資助,醫療設備無償投放等場景作出具體要求和禁令。
日前,央視總臺播出電視專題片《反腐為了人民》,其中對醫藥腐敗相關案件進行重點報道。
國家醫保局價格招采司司長丁一磊在近期國家醫保局發布會上談到:“虛高的價格原來就沒有形成企業利潤,沒有用在質量上,沒有用來研發創新藥,而是進入了中紀委專題片中腐敗分子家中的夾墻里。”
# 06 #
全國醫院自查自糾
4月起飛行檢查
1月11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開展2025年定點醫藥機構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自查自糾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2025年定點醫藥機構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自查自糾工作,自查自糾對象包括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兩類主體。2025年3月底前,各級醫保部門根據本地化的問題清單,組織轄區內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對2023-2024年醫保基金使用情況開展自查自糾。
2025年4月起,國家醫保局將對全國范圍內定點醫藥機構自查自糾情況,通過“四不兩直”方式開展飛行檢查。
# 07 #
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深入
服務項目與耗材加快“解綁”
長期以來,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各省屬地管理,由地方醫藥價格主管部門制定價格項目、確定價格水平,地區之間價格項目的數量、內涵、顆粒度差異都很大,一些地方還按操作流程拆分價格項目,增加醫療機構計費負擔,群眾也看不懂,而且無法兼容新技術。
去年下半年,國家醫保局在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和治理上動作不斷。據觀察,截至目前,國家醫保局已發布20項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
國家醫保局表示,將繼續加快立項指南編制進度,力爭到2024年底編制好覆蓋大部分學科領域的立項指南,基本完成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標準化規范化的頂層設計,同時指導各省在2025年第三季度前做好對接落地。此外,還將持續指導各地試運行2-3年,修訂完善后適時推出新版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目錄。
# 08 #
追溯碼全面落地
打通監管“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國各地正在加速推動定點醫藥機構上傳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今年9月3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信息采集工作有關事項的公告》,提出將全面建立追溯碼、醫保編碼和商品碼的三碼合一映射庫,以及藥品耗材大中小包裝的追溯映射庫、各類追溯碼的識別庫,并免費向定點醫藥機構和生產、流通企業開放。
國家醫保局明確,未來將持續推廣藥品耗材追溯碼應用,讓藥品耗材從生產、運輸到銷售的每一環節都可以被及時監控和記錄,利用大數據分析,及時發現問題、追溯源頭、采取措施,讓企業放心、百姓安心。
藥品耗材追溯碼應用之后,流通零售環節的回流、串換和空刷、假冒,將逐一徹底暴露在大數據面前。
# 09 #
耗材價格全鏈條治理
2025年1月8日,全國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到,要縱深推進醫藥價格治理,制度化常態化推進藥品耗材價格監管和風險處置。
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關于完善醫藥集中帶量采購和執行工作機制的通知》中也明確提到,對于將中選或非中選醫用耗材部件組合形成高價系統(組套)并大量使用的情形,各地醫保部門應提醒醫療機構規范采購和使用。
目前,湖北、山東、陜西、甘肅、江蘇等多省將采購平臺掛網目錄中未限時調價的產品列入暫停掛網目錄。
湖北提出,常態化開展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非中選產品及其價格申報,每月進行集中公示。通過申報維護的產品將在掛網目錄中標注為“非中選產品”供醫療機構采購使用,其他產品則將被暫時清退。
國家醫保局《關于加強和改進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工作的通知》,要強化信用評價與價格治理的協同聯動,在一省確定失信產品價格虛高空間后,應及時通知他省予以關注。
伴隨集采和價格治理半徑擴大,“一地降價,全國跟進”的模式加速形成,產品不同地域間的虛高水分被進一步擠出。
來源:中關村水木醫療
山東械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擁有數萬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產品信息庫
獨家創新特色醫療器械資源
提供廠家和代理商對接服務!